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室揭示大气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29时间变化机制
长寿命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29主要来源于核武器试验、核燃料后处理、核事故等人类核活动,是核环境监测中的关键核素之一。研究碘-129分布水平和全球传输过程不仅可以灵敏监测核设施和核事故的排放水平并评估其对环境的...
2020-03-12
我室对延安“治沟造地”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研究
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增强了对可利用土地的需求。一方面,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农业用地来维持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土地的碎块化,使人-地关系更加紧张。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为...
2020-03-12
我室用磁性地层学揭示古气候变迁与古哺乳动物迁徙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较为丰富,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群为建立兰州盆地新生代年代框架和反演古环境演化信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中新世泉头沟动物群中含有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但是其准确年代一直没有...
2020-03-12
我室在自然火与气候变化联系研究中取得进展
自然火(野火)在地球上已经存在超过4亿年的时间,人们已经认识到它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辐射效应等改变气候系统。但是,它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的作用如何?它具体的气候效应如何?目前并不清楚,这主要由于人们并没有...
2020-03-11
我室在治沟造地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硝态氮来源和迁移转化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之后一种新的沟道治理方式,是淤地坝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治沟造地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筑坝,辅以水库、排洪渠和边坡护理等,将沟谷中低产分散的耕地扩...
2020-03-09
我室在千-百年尺度东亚季风快速变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东亚季风作为高、低纬气候联系的关键纽带,在北半球的粉尘和水热传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季风强度的盛衰变化,可通过粉尘和水汽输送直接影响东亚区域乃至整个北半球的生态、大气和海洋环境。前人基于石笋、湖泊、泥...
2020-03-06
我室在黄土垂直节理发育与演化规律方面取得进展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剧烈、地质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这一区域特殊性与黄土高原的地质气候背景和黄土的特殊物质结构密切相关。黄土是一种结构脆弱和水敏性极强的特殊土,遇水软化,易发生侵蚀、湿陷流变...
2020-03-05
我室在旱季向雨季过渡时期刺槐水分利用模式研究中取得进展
黄土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1999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有效改善了该区水土流失状况,显著提高了植被覆盖度。植被状况明显改善的同时,也产生了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问题(如,人工植被下伏土...
2020-03-05
首页
56
57
58
59
60
尾页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 2025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ICP备11001760号-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邮政编码:71006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