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我室揭示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累积的微生物学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土壤微生物将植物来源的碳(C)转化为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有机碳(MAOC)。虽然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在当前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中被广泛认为是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关键预测因子,但实地的大规模的证据...
2025-01-23
我室开发超低负载量贵金属催化新材料驱动常温高效净化甲醛
甲醛(HCHO)是室内环境中主要的气态污染物之一,具有致畸、致癌危害。常温催化氧化技术是控制室内甲醛污染的有效途径,贵金属纳米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分子氧(O2)活化能力,是目前最理想的常温催化材料。然而,贵金属...
2025-01-15
我室在中亚干旱时空演变及其生态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干旱是全球最常见、最广泛的自然灾害,其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中亚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地...
2025-01-15
我室揭示北京南部和北部水溶性气溶胶氧化潜势存在显著差异
大气细颗粒物(PM2.5)能够进入人体细胞,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氧化应激是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机制之一,其特征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导致细胞氧化还原失衡。大气细颗粒物引起人体氧化...
2025-01-06
我室在中亚黄土、沙漠物质来源与气候变化研究获系列新进展
中亚干旱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粉尘源区,对区域、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粉尘的起源、传输和沉积过程,是理解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然而,中亚地区地形复杂、黄土和沙漠分布不均,气候多样。尽管前...
2024-12-19
黄土塬区交通道路沿线景观生态和土壤侵蚀研究取得新进展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由于其地势平坦,易于耕作,有着比黄土高原其他地区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塬面,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被誉为陇东粮仓。...
2024-12-13
我室在关中城市PM2.5质量浓度、消光和健康风险源贡献及减排效果源差异分析方面取得进展
关中平原地处黄土高原和秦岭之间,为河谷盆地地貌,受不利地形和气象因素影响,污染物消散能力不足。同时,社会经济活动区域集中,扬尘、化石能源、生物质燃烧和工业过程等源排放易累积导致污染,尤其采暖季雾霾时发...
2024-11-20
我室在秦岭北麓大气CH4综合立体观测和区域输送方面取得新进展
大气甲烷(CH4)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在100年内的全球增温潜势是CO2的28倍。在关键区域缺失CH4观测给反演全球和区域CH4排放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对全球CH4变化的理解。秦岭是我国南北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
2024-11-18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 2025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ICP备11001760号-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邮政编码:710061
TOP